以下是北一女高一某數理資優班翻轉教室的教學影片,這群會考幾乎都是 A++ 的學生在家認真看完後的小考,全班平均卻只有 55 分 ... 儘管老師認真地花費時間拍攝教學影片,學生也努力,但結果卻不甚理想,是哪個環節出問題呢?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(MIT) 在 2014 年的一份報告「Learning from MOOC mistakes, one click at a time」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參考,他們從近 700 萬筆的大數據分析中觀察到一個現象,如果只是將黑板的教學方式變成「影片」,效果並不理想。
那麼,該如何設計教學影片呢? 有沒有可遵循的原則?
很幸運的,確實有這種原則存在! 而且,只要抓住幾個關鍵,結果就會很不一樣喔。
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
Richard E. Mayer 教授是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,他經過多年研究後,對多媒體教材提出一套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。
Mayer 教授認為,在大腦的短期記憶區中,將接收的資訊分為兩類:語言資訊和非語言資訊,並分別發展出對應的兩套處理系統:
- 專門處理語言的「語言系統」
- 專門處理非語言的「圖像系統」
這兩套系統會各自處理負責的資訊,並將雙方的資訊整合後進行理解。
當某一系統的資訊量過多、或者過於複雜,就會導致負荷過重,資訊吸收率就會下降,或者當兩套系統之間的資訊不一致,導致無法進行資訊整合,就會讓資訊理解程度下降。
舉個常見的例子,當要講的內容都很重要,就會很自然的將「重點」都寫在投影片中,就像下面這樣。
當投影片有許多文字時,
「講解」經過耳朵進入語言區,但眼睛看到的「文字」一樣會進入語言區,
通常眼睛看到的內容和耳朵聽到的節奏不同,但卻都是經過語言區處理而互相干擾,就會導致資訊吸收率和理解程度下降的現象。
Mayer 教授在 2009 年出版的 Multi-Media Learning (第二版) 註 書中,依據此認知理論並透過大量實證,從教材的結構設計、呈現方式到講解,列出了 12 項多媒體教材的設計原則,學會這些原則,你的投影片就會很自然地設計成如下圖 (右) 更好的效果喔。
備註:
Multi-Media Learning 有第三版,但因為原則又拆分出更多細節原則,考量到一般讀者的需求,因此還是以第二版為主。